1.形容知识少的成语有哪些?
原发布者:zhanheow1175
形容少的成语 1、寥寥无几:非常稀少,没有几个。 2、九牛一毛:九:表示多数。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。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,微不足道。 3、所剩无几:剩,余留下来的。剩下的没有多少了。 4、绝无仅有:只有一个,再没有别的。形容非常少有。 5、见所未见:看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。形容事物十分稀罕。 6、九牛一毛: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。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,微不足道。 7、一星半点:星:细碎的。形容极少。 8、一分一毫:形容很少的数量。 9、量小力微:数量很少,力量微薄。 10、寥若晨星:寥:稀疏。若:好像。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。指为数极少。 11、微乎其微: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。 12、独一无二: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。形容十分稀少。 13、凤毛麟角:凤凰的羽毛,麒麟的角。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。 14、寥寥可数:寥:稀少;数:计数。形容数量很少容易数得出来。 15、绝无仅有:极其少有。形容非常少有。 16、旷古未有:旷古:自古以来所没有的。自古以来从来不曾有过。形容极为罕见。 17、屈指可数: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,形容数量稀少。 18、一丝一毫:毫:十分之一厘;丝:十分之一毫。一点点儿,形容极小或极少。 19、少之又少:形容很少很少,几乎没有。 20、讷口少言:讷口:不善于说话。不善言谈,说话不多。 21、微乎其微:微:小。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。 22、沧海一粟:沧海
2.描写人知识少的成语
短见薄识、不识一丁、坐井观天、多嘴献浅、愚昧无知
一、短见薄识
白话释义:指见识短浅。
朝代:元
作者:无名氏
出处:《马陵道》楔子:“庞涓久后得地呵!此人是个短见薄识、绝恩绝义的人。”
翻译:庞涓以后会出人头地,但此人是个短见薄识、绝恩绝义的人
二、不识一丁
白话释义: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。
朝代:明
作者:胡应麟
出处:《诗薮·六朝》:“而云古无类书,此真一丁不识之无知妄作也矣。”
翻译:而说自古没有这类书籍,这真是一个字也不认识就敢无知妄作啊
三、坐井观天
白话释义:比喻眼光狭小,见识短浅。
朝代:唐
作者:韩愈
出处:《原道》:“坐井而观天,曰天小者,非天小也。”
翻译:坐在井底看天,说天空小,其实是自己见识短浅。
四、多嘴献浅
白话释义:指胡乱说些没见识、不起好作用的话。
朝代:明
作者:西周生
出处: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二回:“这一定有多嘴献浅的人,对那强人说我在大门前看他起身,与街坊妇人说话。”
五、愚昧无知
白话释义:形容又愚笨又没有知识。
朝代:近代
作者:秦牧
出处:《天坛幻想录》:“想到这些,不禁令人憬然于天下本无神秘的事物,神秘只是欺骗或者愚昧无知的代名词而已。”
3.形容知识太少的成语有哪些?
1. 胸无点墨[xiōng wú diǎn mò]
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。指人没有文化。
2. 黔驴技穷[qián lǘ jì qióng]
黔:今贵州省一带;技:技能;穷:尽。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。
3. 孤陋寡闻[gū lòu guǎ wén]
陋:浅陋;寡:少。形容学识浅陋,见闻不广。
4. 一知半解[yī zhī bàn jiě]
知道得不全面,理解得也不透彻。
5. 目不识丁[mù bù shí dīng]
连最普通的“丁”字也不认识。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。
6. 井底之蛙[jǐng dǐ zhī wā]
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。比喻见识狭窄的人。
7. 理屈词穷[lǐ qū cí qióng]
屈:短,亏;穷:尽。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。
8. 肤见谫识[fū jiàn jiǎn shí]
浅陋的见识。
9. 才疏学浅[cái shū xué qiǎn]
疏:浅薄。才学不高,学识不深(多用作自谦的话)。
10. 不求甚解[bù qiú shèn jiě]
甚:很,极。只求知道个大概,不求彻底了解。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、不深入。
4.形容知识少的成语有哪些
原发布者:zhanheow1175 形容少的成语 1、寥寥无几:非常稀少,没有几个。
2、九牛一毛:九:表示多数。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。
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,微不足道。 3、所剩无几:剩,余留下来的。
剩下的没有多少了。 4、绝无仅有:只有一个,再没有别的。
形容非常少有。 5、见所未见:看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。
形容事物十分稀罕。 6、九牛一毛: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。
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,微不足道。 7、一星半点:星:细碎的。
形容极少。 8、一分一毫:形容很少的数量。
9、量小力微:数量很少,力量微薄。 10、寥若晨星:寥:稀疏。
若:好像。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。
指为数极少。 11、微乎其微: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。
12、独一无二: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。形容十分稀少。
13、凤毛麟角:凤凰的羽毛,麒麟的角。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。
14、寥寥可数:寥:稀少;数:计数。形容数量很少容易数得出来。
15、绝无仅有:极其少有。形容非常少有。
16、旷古未有:旷古:自古以来所没有的。自古以来从来不曾有过。
形容极为罕见。 17、屈指可数: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,形容数量稀少。
18、一丝一毫:毫:十分之一厘;丝:十分之一毫。一点点儿,形容极小或极少。
19、少之又少:形容很少很少,几乎没有。 20、讷口少言:讷口:不善于说话。
不善言谈,说话不多。 21、微乎其微:微:小。
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。 22、沧海一粟:沧海。
5.形容“人缺乏知识”的成语有哪些
1. 肤见谫识
【拼音】: fū jiàn jiǎn shí
【解释】: 浅陋的见识。
【出处】: 明·李东阳《〈琼台吟稿〉序》;“彼肤见谫识,管窥蠡测,岂复能尽其妙哉?”
2. 凡才浅识
【拼音】: fán cái qiǎn shí
【解释】: 才能平庸,识见肤浅
【出处】:清·陈用光《上翁学士书》:“用光凡才浅识,无所比数。
3. 孤陋寡闻
【拼音】:gū lòu guǎ wén
【解释】: 陋:本指简陋,这里指简单的知识。寡:少。 闻:知识,见识。形容学识浅陋,见闻不广。或对世事了解的不多。
【出处】:《礼记·学记》。
4. 井底之蛙
【拼音】:jǐng dǐ zhī wā
【解释】:意为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,借以比喻见识短浅、思路狭窄的人。
【出处】:《庄子·秋水》。
5. 短见薄识
【拼音】: duǎn jiàn bó shí
【解释】: 指见识短浅
【出处】: 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楔子:“庞涓久后得地呵!此人是个短见薄识、绝恩绝义的人。”
6. 目不识丁
【拼音】:mù bú shí dīng
【解释】:丁,最简单的汉字。意为连一个字也不认得,借以形容人不识字或没有学问。
【出处】:《旧唐书·张弘靖传》
7. 凡才浅识
【拼音】: fán cái qiǎn shí
【解释】: 才能平庸,识见肤浅。
【出处】:清·陈用光《上翁学士书》:“用光凡才浅识,无所比数。”
参考资料
360搜索:/q/1386520462069533
6.形容学识浅薄的成语
才疏学浅
cái shū xué qiǎn
[释义] 才:才能;疏:空虚;浅薄。才能不高;学问不深。
[语出] 《汉书·谷永传》:“臣材朽学浅;不通政事”。
[正音] 疏;不能读作“sū”。
[辨形] 疏;不能写作“梳”。
[近义] 略识之无 吴下阿蒙
[反义] 博学多才 真才实学
[用法] 多用来表示自我谦虚。一般作谓语。
[结构] 联合式。
[例句]
①学生~;望老师多指教。
②越有知识的人越谦虚;只有~的人才趾高气扬;目空一切。
[英译] have slight talent and superficial learning
转载请注明出处薄荷百科网 » 形容知识少的四字成语有哪些(形容知识少的成语有哪些?)